医院新闻
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活动
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
是第21个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
今年宣传主题是:“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,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”
什么是职业病?
《职业病防治法》明确规定,职业病,是指企业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,因接触粉尘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、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。
法定的职业病有哪些?
2013年12月公布的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》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,包括:
(1)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(19种);
(2)职业病性皮肤病(9种);
(3)职业性眼病(3种);
(4)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(4种);
(5)职业性化学中毒(60种);
(6)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(7种);
(7)职业性放射性疾病(11种);
(8)职业性传染病(5种);
(9)职业性肿瘤(11种);
(10)其他职业病(3种)。
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?
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: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、物理、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。
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、调整并公布。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将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459种。
如何预防职业病?
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的方针。建立用人单位负责、行政机关监管、行业自律、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,实行分类管理、综合治理。
职业病防治事关每一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,劳动者需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,遵守操作规程,注意个人防护。用人单位作为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,要承担相应责任,做好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。
潘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 宣
上一篇: 4.25全国预防接种日“主动接种疫苗,共享健康生活”
下一篇: 喜迎我院援疆干部岳春华、陈娟凯旋